close

    我固定週六都會攜帶太太、女兒回母親那裡吃晚飯。一屋子大大小小的家人聚餐在一起,歡叫、嘻笑、吵鬧、大人小孩的聲音遠到巷子口都可以聽見。飯後,大夥就會陪伴著母親往草悟道廣場走走。

 

    在路上也是視若無睹旁人的目光、一路大聲聊著這週所見所聞的心得。小孩們也是吱吱喳喳向阿媽,報告他們在學校發生的大小事情,一聲比一聲還高分貝,就這樣一群人經過了一家新開幕的古董店。

 

    從玻璃窗外看見一對圈椅,立刻被它所吸引,古董傢俱只要是好貨,本身就會散發出迷人的靈光。

   

     開門我一腳踏入。隨後,其他人也都陸續進來,吵嚷的聲音沒有因此而停歇。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落,制止小朋友們不可以亂跑亂動斥責聲,店員無奈表情看著我們。

 

我詢問圈椅來源。

 

    店員可能太吵聽不清楚或是把老闆交代要背的文句照說一遍:「圈椅是一種靠背、扶手形成一個圓弧形整體的椅子且造型優美,整體圓形的線條讓人感覺溫潤穩重,椅面通過榫卯結構牢牢地卡住整個椅子,四腳周圍有線條連接,提高了圈椅的穩定性。在舒適度上來說圈椅相比於其他椅子更加舒適,就坐以後肘部、臂膀一併得到支撐,能夠讓人得到更好的休息……

 

說完後她還試坐給我看

 

 人在坐靠它時,不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臂膀也得到全然支承,感覺格外舒適。圈椅的椅背也多做成了與人體脊椎相適應的S型曲線,並與座面形成一定的傾角,人坐於其上,後背與靠背有較大接觸面,韌帶和肌肉可得到休息。

 

 邊說還邊把她的腳,抬起來試範動作給我看。她說:「她喜歡把腳都放在椅面上窩起來很舒服

 

     我心裏在想,她該不會剛從一般傢俱店轉來古董店上班的吧!很少人是這樣介紹古董明清傢具的。我們家的小朋友已快按捺不住,只好告辭先帶去勤美誠品。

 

    隔日,我還是惦記著那對圈椅。我喜歡圈椅,圓融、渾圓美的型式。透過半圓形曲線的圈背扶手和鵝脖子而融合一氣,好像圈抱著一虛無的球體。

 

    搭配相對性的「方」形座盤,圓背椅也有三度空間的代表意義,亦即表達「天圓地方」的宇宙關。邊框骨架構件圓材在上,方材在下,也是表達這同樣的概念。

   

    看古董我還是喜歡單獨前往,因為家人裏只有我獨愛這件事。週日午后,趁著太太女兒午睡,我又來到這家古董店。之前看過很多圈椅,不是結構變型就是骨架粗細不對,不遵古制比例雕刻粗糙,只有這對讓我牽掛。

 

那位女店員今天不在,換一位中年男子。他看我對這對圈椅有興趣,還沒等我開口,在旁邊淡淡地說:「這對是開門貨,你看包漿那麼漂亮。」言簡意賅,不再多言就開始沖水泡茶。

 

 

我想這才是這家店的老闆。一般人不太會進古董店而玩古董的人,多少都懂一點古玩行業專業術語。大家都惜字如金,也怕講多露洩出把柄。他的意思是那麼好的東西,即美又真,你應該一看就懂不必多介紹,假如你是外行不識貨,何必多說。

       

    開門指這件東西毫無疑問是真“貨”不是現在人所仿造出來的仿古貨假貨,意思就是說年代,造型以及藝術手法,材質等問題最易為人所辨認的部分都非常明晰,沒有什麼疑點可尋,就是同行的看一眼貨就可以直接判斷出來。

 

     “包漿”其實就是“光澤”,專指古物器物經過長年久月之後,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不止瓷器、木器、玉器、銅器、牙雕、文玩、書畫碑拓等紙絹製品都有包漿。包漿既然承托歲月,年代越久的東西,包漿越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新買來的竹席,不論打磨得多少光滑,都不算有包漿,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漿紅亮不待言說。它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為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漬,或者土埋水沁,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射線的穿越,層層積澱,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包漿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乾澀的肌理相對照的。

 

我點頭微笑回應:「開眼 (長見識)老闆請我就坐,開始泡茶這就是要講價準備了。

     

 

    漢唐年代的人們是席地而坐沒有椅子的概念,不是席地就是跪坐的低矮傢俱。在這年代的古裝電視劇裡,如出現圈椅,實在是編導缺乏對古典傢俱歷史的瞭解產生的大謬。其實,垂足而坐的傢俱如椅凳等,經過魏晉到唐代的演變,到宋代才真正出現。古典傢俱由低型向高型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才達到其巔峰。所以,一般研究中國古典傢俱,以研究明清傢俱為主。至於說紅木傢俱,即通常所說的硬木傢俱,也是明代才有的。有人經過研究得出結論,說硬木傢俱的使用,與鄭和下西洋有關。鄭和下西洋是做出口貿易,出發時,滿船裝的是中國的瓷器、絲綢等商品。回來時,船是空的,怕帆船傾斜,要用沉的東西壓艙,於是選中了印度東南亞的紫檀和黃花梨等硬木,這些壓艙的硬木料相當重,放在水裡往下沉,帶回宮裡,被工匠們發現,做成了傢俱,深受當朝皇上的喜愛,沉的傢俱不但結實耐用,還有一種厚實凝重感,正附會于皇家渴望江山永固一勞永逸的理念。

 

      圈椅的最早雛形出現在唐代。唐代畫家周昉畫了一幅《揮扇仕女圖》中的椅子,圓弧形的靠背、四條排成方形的椅腿,正是圈椅的形態。外觀寬大厚重、渾圓豐滿的設計,椅腳豐富精美的雕花彩繪裝飾整體形象與唐朝婦女的體態相協調。

 

      到了宋代,圈椅才逐漸減少大面積的雕鏤裝飾,造型趨向樸素、雅致,逐漸定型成為“天圓地方”。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圓材較為協調。圈椅大多採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組簡單的紋飾或透空。

 

    背板都做成“S”或“C”形曲線,是根據人體脊椎骨的曲線製成的,為明式傢俱科學性的一個典型例證。宋朝其時蔡京為宰相兼太師,一日坐圈椅之上頭部後仰之時頭巾掉落。屬下一官員為拍其馬屁而製作一種椅背高起而略帶後卷可以撐托住腦袋的圈椅,後稱為太師椅。清朝之後太師椅的叫法混亂,已經不再單單指宋朝所出現的圈椅變種。許多靠背加扶手的椅子都被稱為了太師椅,如今我們在傢俱市場如果要購買太師椅,那麼早已不是最早的形制了。

     

     圈椅在明代比較盛行,是待客、居家常用的一種傢俱。明式圈椅以線條流暢、實用性佳為特點,所以,圈椅風格一目了然,樸素簡捷。圈椅造型為上圓下方,外圓內方。暗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乾坤之說,乾為天為圓,坤為地為方。而外圓內方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種品德,雖在處事上有所圓滑但卻內在有所堅持。明朝文人只想表現一種低調的奢華,使用的圈椅材料都是海南黃花梨。他們根據木材不粗壯的特點,在造型上很下工夫。這種樸素而實用的感覺,很受明朝文人喜好。

 

      根據宋人或明人的版畫所繪製的客廳譜圖(如明朝出版的西遊記所配版圖)當時的客廳大多沒有固定座椅與位置。通常見客時才會根據客人所處地位的高低,或者關係的親疏設置座椅。主人一般坐交椅或圈椅並在後背的位置上設置一塊屏風,尊貴或親近的客人才會得到交椅或圈椅的待遇。次一級的便是沒有扶手的交椅,在次一級便是普通的靠背椅,在次一級便是沒有依靠的圓墩或板凳。一直到明朝後清初時期,才形成我們所熟知的廳堂佈局。

 

        但到了清朝時期,旗人喜愛繁複的雕飾與華美的造型。原本簡約的圈椅也做了大副改觀,加入了透空雕刻扶手與托泥和龜足。使的圈椅出現了一種華貴的風格,此做法起於清宮所以後世普遍稱為皇宮椅。

   

    他說:「這些年來好東西不好找,如今大陸經濟發展快速,產生許多富豪。他們只要是真古董,都不計較金錢。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早就回歸他們手中,早期台灣市場不重視酸枝。也因為市場上頂級木料一件難求,屬硬木類的酸枝價錢也隨之飛上天。這一對是酸枝圈椅,所以可以跟你結緣,割愛給你

 

    古董傢俱木料的珍貴度順序是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雞翅木(非目前市面上的越南雞翅木)、楠木、酸枝、鐵力木、花梨木、欅木等…酸枝木有多種,為豆科植物中蝶形花亞科黃檀屬植物。在黃檀屬植物中,除海南島降香黃檀被稱為“香枝”(俗稱黃花梨)外,其餘盡屬酸枝類。酸枝木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它們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過程中發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故名酸枝。有的樹種味道濃厚,有的則很微弱。酸枝之名在廣東一帶行用較廣,長江以北多稱此木為“紅木”。近日從非洲與南美洲進口的紅木,並非傳統古董傢俱的用料。

 

    我內心實在很喜歡那完美秀氣比例的造型、簡潔不浮誇的沉穩、迷人寶光的包漿、細膩雅致的雕飾。跟著老闆磨蹭一下午,喝著一杯又一杯的普洱茶。最後我去7-11那從提款機裡一次又一次地提領出最大數額。交給老闆後咬咬牙頭不回地,開車回家。從後座搬著一對圈椅到家樓下,管理員見我又跑出來說:「哦!又買古董回來了。」我點頭微笑。

 

    現在我常坐在椅子上,遙想何種人家會訂製做工這麼考究的傢俱,古早的傢俱都是請匠工師父長住家中,依照宅主人所需而替該戶人家施工訂製。這對圈椅原本的主人,應是追求美感的文人吧才會有這麼雅致的要求,讀書人能有型制脫俗的椅子相伴,真得很幸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趣●收藏去 的頭像
    趣●收藏去

    趣●收藏去

    趣●收藏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